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太史公《屈原传》赞曰:“悲其志。”又曰:“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志也为人也论屈子辞者其斯为观其深哉文丽用寡扬雄以之称相如然不可以之称屈原。盖屈之辞能使读者兴起尽忠疾邪之意。(选自刘熙载《艺概》)屈原是哪个时代的人?请写出屈原除《离骚》外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 分)刘熙载认为屈原的作品有哪两个特点?( 2 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2)试评述上段孟子选拔贤才的启示。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①,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②。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选自卷十四尽心下第三十二篇 注释: ①指:意旨,意向。 ②不下带:古代注视人,目光不可低于对方的腰带。文中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带,腰带。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②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孟子所提倡的君子修身之道是什么?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选自卷十一告子上第二篇 (1)顙:额头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②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2、孟子在文中用水作比方,旨在论证什么?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②。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选自卷十三第二十六篇 注释: ①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人。其学说重在爱己,不为外物所累。 ②子莫:人名。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②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2、请问孟子在选段中用三个例子从正反两面论述了什么问题?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①,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②,见于面,盎于背③,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选自卷十三第二十一篇 注释: ①大行:指理想通行于天下。 ②睟然:润泽的样子。 ③盎:显现。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②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2、文段中多次谈及“君子所性”那么请问孟子所认为的君子本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