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题鹤林寺僧舍李涉①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注:①李涉,中唐诗人,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从抑扬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的表达技巧。诗的末句“偷得浮生半日闲”,有的版本作“又得浮生半日闲”,你认为用“偷”字好还是用“又”字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塞外杂咏①林则徐天山万笏②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此题答在答题卡的D区中)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注释:①郊扉:郊居。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3 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菩萨蛮 黄鹤楼①1927年春茫茫九派②流中国,沉沉一线③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①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②九派:派,水的支流。在长江中游有九条支流与之汇合,故称“九派”,也泛指长江。③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第一、二句之意,渺无边际的长江,横贯在大地上,漫长的铁路线贯穿南北。B.上片第三、四句之意,烟雨无边无际,龟山和蛇山,夹扼着滚滚东去的长江。C.下片第一、二句之意,黄鹤飞到了遥远的天上,此地只剩下供人游览观赏的黄鹤楼。下片第三、四句之意,端起酒杯洒向滔滔江水,心潮像长江巨浪,一浪高过一浪。本词上片语言运用颇具特色,请从炼字、句式、押韵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本词下片中“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根据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