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难
  • 浏览 785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为解决唐宋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明朝改制后

图1                       图2                            图3 
材料四: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三,指出秦统一后在中央和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并指出推行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兵”、“权”、“钱”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中图2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其中三省是如何分工的,有何特点?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3分)
(5)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6)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