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他喜欢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儿子于辛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座右铭,也从小就教育子女“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而父亲教会他心爱的孙子的第一首诗,就是岳飞的《满江红》。他的学生不止一次的说,老师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
(1)结合材料,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释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于敏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引领?
(3)科学家于敏是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某班级召开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班会,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为我们应怎样努力成为一个友善的人提出三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