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597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中占有可能影响世界局势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1)根据材料一,“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是指近代中国发生的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社会对这场战争失败的主要反应。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此后三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中、美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指出“驼峰航线”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特征。
材料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实》
材料四  1950年1月,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1954年3月8日,美日签定《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策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材料五  对日本印象不好的原因
注:此题为多选题,各选项之和比例大于100% 
——引自《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研究报告》
(4)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多少年?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民众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主要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