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图片和材料:材料一 毛泽东诗《七律·长征》手迹图一材料二 毛泽东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书法作品图二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何种书法作品?(3分)(2)图二属于何种书法?这一书法作品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何年何月何日?其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7分)(3)中国汉字从商朝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请简单概括其发展趋势。(9分)(4)结合所学知识,请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简要评价。(6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两次重大外交活动的场景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 (3)图3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重大成就的还有哪些?(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创造性指导方针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观察下列图片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 图二 日本骑兵进入沈阳图三 关东军司令部 图四受降仪式请回答 :(1) 哪次战争导致图一所示事件的发生? (2)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 图二、图三说明为完成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3) 根据图一、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国际国内的最主要因素各是什么?(4) 有人说图四所反映的战争是14年抗战,有人说是8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说明。面对图四的签约场景,你的内心定会备受鼓舞。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一)史料研习: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请回答:(答案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1)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2)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3)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二)理论指导:(4)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三)问题研讨:(5)“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四)社会调查:(6)调查见证人,了解、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成就。请自拟一个题目并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题目:调查目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摘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材料三“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刘海峰《科举学导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士人的哪几方面能力?(3分)(2)到了宋朝,在科举制影响下,产生怎样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2分)对于这些观念,你怎样评价?(2分)(3)材料三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材料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科举制的影响。(3分)
( 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学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材料二:德国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各个封建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萨克森学制计划》也称为萨克森法令(the Saxon Code),由梅兰克顿执笔、路德修订,是16世纪第一部学校法。《萨克森学制计划》以法律的形式要求萨克森地区实施世俗办学,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材。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涉改革发生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分析宋代教育与宗教改革后德国教育的异同。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材料二 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逆来顺受的情况,也是它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它是怎样论述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的?(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发表的原因是什么?它具有什么历史作用?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华盛顿年表1732年2月22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1774年作为弗吉尼亚议会代表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就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独立战争。1783年《巴黎和约》的通过,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2月23日递交辞呈,解甲归田。其后四年,专注于维农山庄的工作。1787年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再度当选总统。1796年发表“告剐词”,要求人们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表示不再出任总统。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1799年12月14日逝世。被美国人民尊为“国父”。——摘编自《华盛顿传》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忠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辛亥革命元老谭人凤在《石叟牌词》中评点当时历史人物,批评孙、黄(兴)此举是“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辞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他也肯定孙、黄“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光明俊伟,敝屣尊荣,百折不挠,尽忠主义,求之世界人物,又岂多得者哉?”——摘编自傅国涌《华盛顿与洪秀全》(1)根据材料一概述华盛顿在美国建国过程中所作的重要贡献。(8分)(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辞职对当时政局有何影响?孙中山和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在精神品质上有何相同之处?(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