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夜雨薛逢①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聚骨扇完颜璟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注】①聚骨扇:折叠扇。②完颜璟,金世宗完颜雍孙,金世宗病死后继位。庙号章宗,谥号英孝皇帝,统治期间曾出现金朝发展的极盛阶段——明昌之治。③湘江龙骨:湘妃竹,这里指扇子骨架。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写出了聚骨扇哪些特点?词的下片由扇及人,写作者赏玩聚骨扇。请结合词句分析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最后两句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秋登兰山寄张五①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⑤。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⑥。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③薄暮:日将落之时。“薄暮”句: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兴:秋兴。④“时见”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本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即 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宋诗很讲究炼字,这首诗首联上下两句各有一字体现了诗人炼字的功夫,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4分)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诗词阅读鉴赏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景象?请简要叙述。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闻砧① 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