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材料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有了中国精神,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1)"中国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列举一种精神) (2)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弘扬这种精神? (3)个人梦托起中国梦,你的个人梦是什么?为此你打算如何做?
追梦之旅 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一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几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请你列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2)请你写出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就业难""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表明,中国梦的航船越是接近梦想的彼岸,越有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风浪。 (3)"风浪"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改革开放要永无止境?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一个国家的富强梦想,是建立在普通民众人生奋斗的基础上的。小华一家人在参加宜昌某社区组织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活动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开出租车的爸爸:交通更畅通一点,乘客更尊重一点,收入多增长一点。 当售货员的妈妈:生意更火一点,房子更宽一点,孩子成绩更好一点。 退休在家的爷爷:儿女多陪伴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医疗更有保障一点。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正确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2)简要说明"梦想"在我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作用 (3)假如你是即将初中毕业的小华,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最近,黄石市政府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作出"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黄石城市格局开始第三次跨越。新区建设将加大环大冶湖地区招商引资和开发力度,加快大冶、阳新等地的城市化同城化进程,为阳新跨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促进大冶"得百强 再进位"。 (1)制定和实施"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表明黄石市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有关方面应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是改革创新的产物,这体现了什么精神?为什么要发扬这种精神? (3)黄石市政府作出"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某班进行"建设生态文明"专题复习,老师指导同学们根据主题词"收集和筛选时政材料、梳理和整合考点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请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 (1)理解以下主题词与时政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代表主题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最适合的位置上,每个序号只填一次。 ①再生利用,循环发展 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③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2)请分别分析上述时政材料中各举措的现实意义。
人口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发展中的必然现象。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2010年我国的人口流动情况 注:所谓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半年以上人口。 材料二:从户籍上看,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占了流动人口总数量的80%。从区域上看,集中流向东部的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和福建等六省市的流动人口占了流动人口总数量的80%。 材料三:据国务院有关部委调查,人口流动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方面,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35%的流动人口从未参加现居住地举办的任何活动。另一方面,一些夫妻同时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 (1)综合材料一、二,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2)上述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政府可以解决材料三中所反映的问题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