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_ _。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大量事例表明:流体的流动速度越大的地方流体的压强越 ;如图示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会看到 ;故在地铁站候车时,应站在安全线 的位置。
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 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 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 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
时速为2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这种列车的车头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流线型,这样可以减小运行时的 ;动车组列车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即列车在减速过程中,由于列车具有 ,继续行驶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把 能转化为电能,并返回电网。
广佛地铁开通了,小璇和母亲一起搭乘地铁去广州。在候车时,站台上的工作人员提醒小璇要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这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 。一会儿,地铁稳稳地停靠在站台边,这时地铁 动能(填“有”或“没有”)。小璇和妈妈上车坐好后不久,从车窗看到站台上的广告向后退,小璇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的。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引发核危机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附近发生了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第1、2、3、4号反应堆相继发生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从而引发核危机。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重核裂变释放核能的装置,下图是核电站的原理图。核反应堆重核裂变,释放出核能传递给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3月11日回答问题:(1)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 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2)核电清洁、经济,但一旦发生核泄漏,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核污染的主要是因为核燃料或核废料具有 。(3)根据上图,请在方框内完成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流程图: (4)仔细观察核电站的原理图。在发电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 。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产生巨大热量,常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具有 ,核电站一般建在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