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1)若该微粒呈电中性且一般不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 粒符号是 。(2)若该微粒的盐溶液,加入AgNO3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浑浊, 这种微粒的电子式是_______。(3)若该微粒具有还原性,且这种微粒失去2个电子即变为原子,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比Cl2更好。 ⑴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 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⑵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 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 饮用水中的ClO2、ClO2-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当pH≤2 .0时,ClO2-也能被I-完全还原为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 I2= Na2S4O6 + 2NaI ①请写出pH≤2 .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V 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 步骤5:。 步骤6:再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中ClO2-的浓度为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H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F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且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 (2)写出C、H物质的化学式:C; H (3)写出反应①、⑥的化学方程式和③、⑦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过程中的现象是。
(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 Cu(s) ="=" Cu2+(aq) +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极X的材料是;电解质溶液Y是; ②银电极为电池的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电极流向电极。 (2)物质Z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X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若Z为氧化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单质,Z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Z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A,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生成气体B。等物质的量的A和B在水溶液中反应又生成X。 Z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AlCl3、Fe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原固体混合物的成分为(写化学式)
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丢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Na2CO3溶液,为确定甲、乙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现操作如下: ①取25.00 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乙溶液15.00mL,其收集到气体224mL。 ②另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气体112mL。 上述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CO2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忽略不计。请根据实验数据填空: (1)甲是,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将n mL的甲溶液与等体积的乙溶液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V mL(标准状况),则V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