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萧sè( ) 无yàn( ) 分道扬biāo( ) 甲胄( ) 侥( )幸 安谧( )
阅读《一面》选段,完成小题。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是的。”我低低地说。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下面是“我”在书店里买书时特定情景中的一段心路变化历程,认真阅读选文,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
作者写道:“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是凭什么作出这个“断定”的。“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中的“竹枝似的”换成“细长的”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阅读下文,说说文中 “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女”在得知鲁迅死讯时的感情,结合上文,探究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4分)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郁达夫《怀鲁迅》节选)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乙】初,权谓①吕蒙曰:“卿今当涂②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③为博士邪!但当涉猎④,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⑤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注释】①谓:告诉;②当涂:当道、当权;③治经:研究经典;④涉猎:粗略地阅读。⑤士:读书人。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1)普少习吏事 ( ) (2)及为相 ( )(3)家人发箧视之( ) (4)肃遂拜蒙母( )翻译下列句子。(1)太祖常劝以读书。(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下列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两点)
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说说“坼”、“浮”的表达作用。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察下图漫画《“文化”人》,完成下面两道题。请将漫画中顾客的语言修改成正面劝导的方式,让营业员易于接受。(4分)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针对这一幕所反映的问题,让你对营业员进行采访,请你写出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以便使他认识到不注意食品卫生的危害性。(3分)
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 ___________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童年的朋友》)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 。(《赵普》)《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 。”《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其中一儿认为日初出时远,而日中时近的理由是:“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