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zào 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澄明。徜徉于落叶màn舞的小径,聆听瑟瑟秋风的乐章,观赏飘飘落叶的舞姿,触摸飕飕凉意的早秋;闭上眼睛,静静的去享受这个秋意lán shān的季节。
芊芊芦苇,拨动了文人的心弦;眷眷亲情,拨动了游子的心弦;殷殷师恩,拨动了学子的心弦……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没有感动的场面,而是缺少一颗仁爱的心。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会有许多拨动你心弦的人或事。请以“_________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决定成功的利器刘伟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①才德兼无 ②德胜才 ③才胜德 ④德才俱备[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______ [丁]处应填:______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处的药匣 刘心武①他头一次把女朋友带回家,那姑娘很乖巧,到厨房去帮母亲烧菜,谁知女朋友竟不慎烫伤了手指。他母亲心疼得握住那手指头不住地吹气,又大声呼叫他父亲:“快拿獾油来!”他父亲便赶忙去往书房。书房有一排书柜,靠门的那架最高一格只摆了半边书,剩下的空间放着一只藤编匣子,那是他家的药箱。 ②父亲身材高瘦,伸臂熟练地取下了药匣,他接过,麻利地取出獾油,送过去,母亲赶紧给未来的儿媳妇手指抹獾油,母亲埋怨父亲:“我早说过獾油应该就放在厨房,谁会弄错了?多少年了,就不能改改你这个陋俗!” ③女朋友跟他独处时,问他,爸爸那“陋俗”是怎么形成的,他坦白: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嘴馋得惊人,见着跟糖果、豆子差不多的东西,就抓起来往嘴里送。有次竟把衣扣也搁嘴里了,父亲看见赶紧给掏了出来。从此以后,除了跟他讲道理“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搁嘴里吃的”,还特别注意,不让会被误认为糖果的东西再搁在他够得着的地方,尤其药品。他从四岁起,就记得他家的药箱搁在书柜高处。④他坦言,上中学的时候,最怕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的父亲”。但是直到上了大学,他才渐渐懂得,父亲对他的爱尽在不言中。父亲总怕他错拿药品当零食,因而把家里药箱一直放到高处,甚至他已经长大成人,也还习惯性地那样摆放,母亲和他身体也都不错,很少用药,因此始终没有将家用药匣改换地方摆放。那高处的药匣,已经成为他家伦常之爱的一个特征,住房几次重新装修,书柜也更新几次,靠门的书柜最高一格,总还摆着那只藤匣。 ⑤中学的语文教师也曾这样启发他:“你父亲虽然寡言,总还会有几句暖你心的话语,你要仔细回想,想起来,写出来,你的作文一定不错。”他也曾努力地回想,实在想不出,只好硬编胡诌。现在他很后悔,想不出话语来,难道就想不出那默默的动作吗?他记得,父亲把那藤匣取下来,戴上老花眼镜,耐心地整理里面的药品的每一处细节。⑥儿童时代,他起初是见了觉得是糖果的东西就盲目地往嘴里放;后来这毛病改掉了,却又有了另一种毛病,就是无论什么玩具,凡能拆卸的,他玩了几次以后,一定会偷偷拿到储藏室里,用工具拆开,以满足那“它怎么会动呢”的好奇心,常常是拆开了也还是不明白,而且再也装不回去。但也有时候居然弄明白是发条或小电磙子在“作怪”,而且顺利地复原。长大以后,母亲告诉他,每当他拿着玩具藏起来拆卸时,父亲都跟母亲说:“别惊动他,只当我们不知道。”但是储藏室里那个工具匣里,原来还有锯条、尖锥,父亲怕他使用不当伤了手,都早就取出藏到了别处。 ⑦如今父亲明显衰老了,血压不稳定,需要经常服用相关药品,母亲为了他取用方便,就把藤匣里的两种药搁在长沙发前的茶几上。那天父亲倚在沙发上养神,见他和妻子来了,慈蔼地点头,嘱咐老伴:“还把这药瓶放藤匣里吧!”母亲问:“为什么?”他下巴朝儿媳妇隆起的肚子那里点点,于是母亲和小两口都懂得,第三代很快来临,要当爷爷的他,仍牢记着许多药品说明书上那句免不了的话:“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选自2012年6月22《新民晚报》,有删改)请以时间为顺序归纳“我”家的药匣放在高处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上下文,理解加线词语的含义。多少年了,就不能改改你这个陋俗!陋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也时候居然弄明白是发条或小电磙子在“作怪”,而且顺利地复原。作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第⑥自然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原文,分析文中的父亲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为什么以《高处的药匣》为题目?联系实际想一想你的家里有没有这样的一件“爱”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1) 先帝不以臣卑鄙( ) (2) 由是感激( )(3) 恐托付不效( ) (4) 深入不毛(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哪三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件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填空。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