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端 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5分)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小题《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对这首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溪桥晚兴 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采桑子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上片第一句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下片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闲游刘将孙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注:刘将孙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词的起首三句有怎样的作用?试简要说明。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故国之思,试结合下片前三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请简要概括“半山春晚” 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