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解释句中加点词。(1)蚌方出曝( ) (2)今日不雨( )(3)蚌亦谓鹬曰( ) (4)渔者得而并禽之( )翻译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后来形成的成语是什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史记·列传·管晏列传》) 注释:(1)缧绁:拘系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 (2)涂:同“途”。 (3)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左右两旁的马叫骖。(4)戄然:惊惧的样子(5)诎:通“屈”,委屈。信:通“伸”,伸展,伸张。 (6)寤:同悟 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圣人非所与熙也( ) (3)摄衣冠谢曰 ( ) (4)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 ) 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翻译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甲文】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乙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④。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御:马夫。 ②志念:志向和兴趣。③自下:谦虚 ④抑损:谦逊,抑制(自己的骄态)。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缚者曷为者也 (2)其实味不同 (3)夫问其故 (4)晏子荐以为大夫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既而归,其妻请去。 读了乙文,你觉得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文“御之妻”用什么方法教育了丈夫,请举例说明。
阅读《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 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⑤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⑥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以:同“已”,已经。⑥营护:料理,护送。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2)禹锡终易连州 (3)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 (4)时人义之 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译文: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③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学士丘濬重其文( ) ⑵上谒监司 ( ) ⑶与若期,三日后来 ( ) ⑷使者下阶谢,乃已( )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
翻译下列句子。 (1)悦不迎,岂有恙乎? (2)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 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阅读《幼时记趣》,回答10-14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请用“/”为下面两句话标注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使其冲烟飞鸣。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 明察秋毫 (2) 项为之强 (3)以丛草为林 (4)盖一癞蛤蟆也 选出下列句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心之所向 B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 驱之别院 D 何不试之以足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