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文言文阅读。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⑥两枚,次供猪脔⑦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⑧,惟啖⑨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盛馔(zhuàn):准备丰盛的饭菜。④果蔬:泛指果品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胡饼:烧饼。⑦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⑧箸:筷子。⑨啖:吃。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因谒公( )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其人已心怪之( ) (4)果蔬皆不具(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文言文阅读。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是马也( )(3)执策而临之( ) (4)策之不以其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上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各有什么寓意?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王冕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解释文中这些词窃: 已而: 执策: 若: 翻译 (1)听已,辄默记。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文言文阅读。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通( ) 注音:( ) 释义:( )解释词语①传一乡秀才观之 ______ ②指物作诗立就 ______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 ④或以钱币乞之 _____翻译下列句子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①。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②,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③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二)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注】:①俭:荒年。②率物:为人表率 ③豁:抛弃。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②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殷仲堪与江天一虽身份不同,但同作为读书人,他们认为求学最重要的品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