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物理小博土”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⑴ 分析图②③可知,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⑵ 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③和_____。(填序号)⑶ 在图③和⑤中,保持了_______不变,研究浮力的大小和_________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______ _______。
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小文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多次测小车质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和滑行的距离,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1)该实验过程中,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是通过改变 (选填“高度” 或“质量”)来改变的。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且速度对动能影响较大。那么动能与质量和速度之间又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通过查阅瓷料知道: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其表达式为:Ek=1/2mv2。小文有一个质量为0.8kg的遥控玩具车,在水平地面上以5m/s的速度匀速前进,其动能为 J(2)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了小车的动能,且做功的多少就等于减少的动能,即W=Ek1一Ek2质量是2×10-3kg的子弹,以300rn/s的速度射入厚木板,射穿后的速度是100m/s。子弹穿过木板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 J。
在“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为每个小组提供的器材有:电压恒为5v的电源一个,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各一个,开关一个,标有“20 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一个。实验前电压表与电流表均已调零。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按如图甲所示方式连接电路。(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 .(选填“闭合”或“断开”)。(2)开关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灯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5)该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记录了多组电压与电流值,并绘出如图丙所示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发现小灯泡灯丝电阻是变化的,这是由于 。(6)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本组的电压表0~15V的量程已损坏,而0~3V的量程可以使用。经过研究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完成了小灯泡功率的测量。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7)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电表不超量程,小灯泡不超额定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圆柱体开始缓慢下降(整个过程水未溢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则:(1)圆柱体的重力为___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____N。(3)图象中 (选填“AB”或“BC”)段表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的改变而改变。(4)圆柱体由h1到h2的过程中,所受浮力 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6)实验小组又选用其它液体进一步探究。发现圆柱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在水中浸没时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还与____有关。
小薇同学用一块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1)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蜡烛与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3)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它的像将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薇又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蜻烛和凸透镜之间,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她只适当地调整光屏使之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又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小薇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将a、b、c、d四段导体分别接入电路.经过测量,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1)实验中,通过比较电路中 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2)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控制 和 相同,材料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3)选取导体 (填导体代号)对比可知: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