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厉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 ①材料中的“战时”、“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②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请举出战后苏联与战时同盟国相互敌对的史实,并回答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图片上的历史】材料二 【坐标里的历史】 (1)图1史实揭开了 (重大历史事件)的序幕;图2反映的是 (重大历史事件)中发生的现象 (2)图1史实发生在材料二历史坐标中的发展 阶段;图2史实发生在材料二历史坐标中的发展 阶段(3)明治政府派遣使团出访欧美的史实,对我国的发展启示是:① ②
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为此,某班学生对美国近代历史深入探究,进行分段整理,形成“排除障碍”和“自我发展”两个主题。下面内容有不完整的地方,请你参与并补充。(1)排除障碍——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2)自我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美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与两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__________。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正式注册的发明达一千多项,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美国科学家是谁?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频频发布雾霾天气黄色预警,这其实就是警示着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材料二 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材料三 见下图板报请回答:(1)材料一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逐年增长,这与哪位机械师的哪项重大改进有直接关系?请写出促使材料一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两项发明及其发明者。材料一的图一、图二所示的时期,人类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3)请你根据材料二文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4)减少雾霾天气,从你我做起!如果请你帮助完成材料三板报,你会在“保护环境倡议书”这一板块中写上哪几条倡议呢?
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改变”是指当时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材料二 1831年2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2)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请简要评价材料三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 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稿》(3)材料三表明,日本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文中所说的日本的“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4)有人认为,以上三次变革都与距今200多年的一次完全不同的革命有关,这场革命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是指什么?
19世纪中期,美、俄、日各国都面临着重大的社会问题,经过不断的努力,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林肯的演讲:“‘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1)材料一中“为停止分裂”发生了什么事件?材料一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两种不同经济形式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2分这件事情的发生对材料一所指事件的作用是什么?当时,还有哪一措施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3)材料三、四各自所指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两件事情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两件事情的共同局限性是什么?(4)材料三中的沙皇是谁?回忆课本中材料三提到的事件的主要内容,写出它为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哪些问题?(5)材料四所指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所指事件中提出了哪些口号?通过材料四所指的事件,日本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6)上述所有材料涉及的事件,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和借鉴?(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