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5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桃 之 夭 夭①
张定浩
“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这是《今生今世》的第一句话。“桃花是村中井头惟有一株,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亦依然简静,一如我的小时候。”我过去思绪迷乱之时就会找来这句读一读,好比面前真的有一树桃花,人也顿时静下来。
之所以说桃花简静,是因为世上人家过得即是这样简静的生活。梅兰竹菊虽好,却各有凌厉不甘之气,故而,远放的游宦、失意的文人、与世寡合的志士,常常种几棵梅竹,画几笔兰菊,作为寄托。许由在颍水边洗耳,巢父嘲笑他,便是知道他还未断绝名利之心,而梅兰竹菊也一如许由的洗耳。
桃花的静,又非心如槁木的死静,而是与人不诈不欺相敬如宾的贞静,也如凡俗的人世,愿意守着平和安稳的岁月,却也不惧青面獠牙的威权。有年春天,我在虎丘小住,与“五人墓”相邻,曾于落日时分前往瞻仰。跨过几进门厅,面前是一块长方形的墓石横陈,上面是春草青青,转到后面,俨然竟有一个后花园,回廊间几个老者闲坐下棋,另有人拨弄丝竹,斜阳之下,竟无一丝墓地的阴凄之感。因这不知姓名的五人,不过是桃花扇上的血迹,这刚烈不屈不过是平凡人家小儿女的血性,即便“浓浓淡淡,鲜血乱照”,略加点染,反倒能变化作几枝桃花的红艳,看惯这一点的苏州人与之相伴,自然是无惊与惧。
桃之夭夭。这份欢喜原本便是寻常人家新嫁妇脸上的欢喜,不单要当日“花盈树上簇胭脂”的艳丽,还要日后的“果压枝头垂锦弹”。思想起逐日的夸父居然会道渴而死,亦可见当日天地间的荒凉。许是心有不甘,他精魄所至,那伴随一路的拄杖便化作一片桃林,有桃花可看,还要有桃子可吃,人世应有的华丽才得以齐全。
《西游记》第五回,孙大圣来到蟠桃园,看到那“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也不免欢喜无任。从此也不交友,也不他游,自是每天赏玩其中。若非后来见到蟠桃盛会居然无己之份,一怒之下叛了天庭,他或许会在这桃园里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也未可知。说起来,行者八戒沙僧三人,为天庭所弃,发落人世,竟然都是缘出蟠桃会。只是有一点他们都不晓得,这西王母摆下的蟠桃会,本来只为一人而设。因这人惊鸿一现后便无有消息,又寻访不得,这才设下宴会,请得天上地下各路仙子,希望这宴会的声名远播,那人若健在,或许可以因缘而来。这人便是周穆天子,那年他一时兴起,驾车西游,与西王母相会于瑶池。酒意阑珊之际,她明白他是要走的,她开始唱一首悲伤的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他是个年轻气盛的男子,自然不会说什么丧气的话,许诺三年后治理好国家便回来看她。只是她如世间一切聪明的女子,早知道分手总会比重逢要多一次,故而并不因为他的诺言而欣喜,“吹笙鼓簧,中心翔翔”,她暂且只要这片刻的歌舞动人情。一个人的日子里,她种下桃花,那桃子,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九千年一熟。
海子的诗里面有这样一句,“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马踢踏。”海子所说的周天子,一定便是周穆天子。他天马踢踏地穿行过中国芬芳的稻田,来到雪山之下,遇见西王母,惹得别人为他种下桃花,自己却逃之夭夭。
“逃”通“桃”,《思凡》《下山》里,小尼姑来自仙桃庵,小和尚来自碧桃寺,要的就是一个“逃”字。人世间真的有地方可以逃吗?周穆天子自西域逃回到他的镐京,许由从阳城逃到箕山,可他们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彼得在罗马城里传道,遇到尼禄的血腥镇压,他起初不愿意离开,后来经不住信徒们执意相劝,便决意逃离这座笼罩在疯狂中的城市。然而,就在罗马郊外的山上,他看见了基督迎面走来,他问主:“你往何处去?”基督回答道:“既然你抛弃了那座城市,我只好亲自前去那浸淫在鲜血里的罗马,再让他们把我绑上十字架。”彼得顿悟,转身回到罗马,从容就义。
有些死亡即是逃之夭夭,有些死亡却不是。只是我不能分辨得清楚,因为面对死亡,一如站在桃花面前,我只能是安静的。
注:①“桃之夭夭”出自《诗经》,夭夭:美丽茂盛的样子。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五人墓”后有人闲坐下棋,有人拨弄丝竹,“竟无一丝墓地的阴凄之感”,在作者看来,
是因为苏州人懂得“这五人的刚烈不屈不过是平凡人家小儿女的血性”,“自然是无惊与惧” 。
B.西王母摆下蟠桃会,是因为她觉得这宴会的声名肯定会远播四方,而负心的周穆天子听说了一定会想起很久以前的约定,前来赴宴。
C.行者八戒沙僧三人本来想在桃园里守着平和安稳的岁月,但蟠桃会居然不邀请他们,故而奋起反抗,结果三人为天庭所弃,发落人世。
D.在作者眼中,梅兰竹菊常常作为远放的游宦、失意的文人、与世寡合的志士的精神寄托,却各有凌厉不甘之气,未能真的彻底断绝名利的侵扰。

E、文章写周穆天子和彼得,采用了对比手法,一反一正,暗示出了自己的意图,即使“逃”最终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反不如直面人生,淡然以对。
如何理解桃花之“静”,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请赏析文章题目“桃之夭夭”的含义和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桃之夭夭①张定浩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