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如图12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_________。 (2)(单选题)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多选题)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关于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1)有同学按图(a)电路进行连接,他用到的6根导线是aa′、bb′、cc′、dd′、d′e和bf ,由于其中混进了一根内部断开的导线,所以当他按下开关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均不偏转,他用多用表的电压档测量bc′ 间的电压,读数约为1.5V(已知电池电动势约为1.5V),根据上述现象可推得,这6根导线中可能哪几根内部是断开的?答:_____________(写导线编号)。为了确定哪一根导线的内部是断开的,他至少还要用多用表的电压档再测量几次?答:______次(2)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通过改变滑动变阻的电阻,测得了6组U、I的数据,根据第1、2、3、4、5和6组的数据,他在U-I图上标出了这些数据点,并且按照这些数据点的分布绘制了相应的U-I图线[如图(b)所示],由这一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为________V,内电阻r为________Ω。如果他不利用这一图线,而是利用任意两组U、I数据,那么当他选择哪二组数据时求出的E、r值误差最大?答:________________(写数据组编号) 。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①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②继续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③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④在两个对接的斜面上,让静止的小球沿左边的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右边的斜面。(1)请将上述关于理想实验的描述按正确的逻辑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2)上述关于理想实验的描述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关于“研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有关因素”的实验(1)如图所示为本实验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是________,图中②所示的器材是__________。(2)(单选题)实验时,针对同一个螺线管分别让小车以不同的速度靠近它,这是为了研究( )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若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快,则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