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较易
  • 浏览 1728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及《师说》选段,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 ①道:学问,道理。   ②庸:岂,难道。     ③其:大概。
(节选自韩愈《师说》)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无从书以观 (2)礼愈 (3)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4)吾从而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甲文中作者选择“德隆望尊”的“先达”和“硕师”为师,乙文中韩愈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择师之道”,两位作者都有独到的见解,请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历简要说说你对“择师之道”的看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及《师说》选段,完成小题。【甲】余幼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