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解释下面划线的词。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以其境过清 翻译下面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作者开头说“乐”,为什么最后又写“悄怆幽邃”?
古诗文阅读阅读甲、乙两则古文,然后做题。(共12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诸葛亮《出师表》)【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日:“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日:“今王诚欲致②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③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④,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⑤,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凑:通“走”,奔赴,趋附。④乐佚轻战:悠闲安乐,不怕打仗。⑤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战国策·燕昭王招贤》).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躬耕于南阳( ) (2)深入不毛( )(3)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 (4)岂远千里哉(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请你根据甲文,简要概括诸葛亮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②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②与:亲附,拥护爱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又何间焉 ( ) (2)小惠未徧 ( )(3)忠之属也 ( ) (4)君人者(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答: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答: 【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答: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答:
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问题(共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令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每个1分)(1)牺牲玉帛。帛 (2)小信未孚。孚 结合文意翻译以下两个句子(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认为作战要靠,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用一个成语概括下边一句话的意思。类似这个故事的成语还有哪些?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成语: 。还有_ (至少写一个)。以上两个语段能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
古诗文阅读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旧传为 (朝代)末年鲁国史官 (人名)所撰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又何间焉( ) ②小惠未徧( )③小大之狱( ) ④望其旗靡( )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 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 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一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
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袁宏道《满井游记》)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