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 观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La/Lb= .
(5分)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时,调整轨道的倾角正好能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图中未画出).(1)该实验中小车所受的合力________ (填“等于”或“不等于”)力传感器的示数,该实验是否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挡光板的宽度d,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为s. 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实验要验证的式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每空各2分) (1)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①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 (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②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是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③纸带上1至9各点为打印点,由纸带所示数据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______ ;④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真实数值是9.8 m/s2,请写出一个测量值与真实值有差异的原因____ ___;(2)如图甲所示为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某同学用此实验装置研究物体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①本实验中,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为了保证在改变所挂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所挂物体的重力,则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②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_______不变,用所挂物体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据所打出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③改变所挂砝码的质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右图所示).a. 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木板之间存在摩擦 B.长木板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如图所示,为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两者间距为d.(1)当小车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测得A、B两挡光片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则A挡光片经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A= ,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2)本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秒表、毫米刻度尺及身边的水管,采用以下实验步骤,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让水滴落在盘中时,仔细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滴水刚落入盘中听到响声的瞬间,第二个水滴正好从管口处开始下落;(2)当听到水滴落进盘中的某次响声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一次响声,顺次数“2”,直到数到“n”.停表时显示的时间为t( s);(3)用米尺测出水管口到盘子的高度h.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及所得数据可知,每个水滴下落的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为尽量减小误差,秒表计时数水滴时,水滴落入盘中的数“n”应 一些。(填”大“或”小”)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2)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要求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