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并回答问题(15★)请回答:⑴、为什么把这条商路叫作丝绸之路?(3★)⑵、从图中找出丝绸之路的出发点?这一地点是今天的什么地方?(2★)⑶、你能举出今天古丝绸之路上闻名全国的两个商品品牌吗?(2★)⑷、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连接亚欧大陆的纽带。你能分析一下它的意义吗?(3★)⑸、西汉通过丝绸之路使中华文明远播欧、非。我们想沿着丝绸之路到达罗马,重温当时的繁荣,你能给我们设计一个理想的路线吗?(5★)
洛江区某中学打算举办“纪念红军长征“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确定活动主题 (1)请你从下列备选的活动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并找出至少两个事例充实你的主题。(备选主题:战争、地点、人物、歌曲、诗歌) 主题: 。 事例: 。(写1个得1分,共2分) 步骤二:确定活动方法 (2)你在搜寻事例(史料)的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与同学分享。(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方法: 。 步骤三:感悟长征精神 (3)长征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它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你认为长征精神有哪些? 长征精神: 。 步骤四:新时代的长征 (4)如今是和平年代,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将长征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是否需要长征精神: 。 如何做: 。
近代南京自1840年至1949年止,在这一百多年中,它饱受灾难与战火。这此,南京某中学专门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跟随他们共同步入南京历史的探寻之旅。 第一站:聆听静海寺钟声 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静海寺因为浓缩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些都有深刻的含义,与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事件: 和 (各2分,共4分) 第二站:走进抗战烽火 材料二:见下图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中国在那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时间: 原因: (2分) (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公然否认侵的历史,请你列举一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进行驳斥。 事件: (1分) 第三站:探访南京总统府 (4)当你在总统府看到图中两个画面时想到是什么历史事件? 事件: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袖口。允许在地方经济 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921年) 材料二:美国在1933公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又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与材料一、二相关的两个经济政策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一经济政策: 。 材料二经济政策: 。 (2)请你结合材料一、二的的内容,论证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这两句话。(4分) 答: 。 (3)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获得怎样的感悟?三十七年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大胆借鉴别国的建设经验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策? 感悟: 。 重大的决策: 。
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方,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这是一本书的封面 (1) 图中书名为什么把张骞被称为“凿空使者”?你认为这本书内容会与哪一条丝路有关? 原因: 。(2分) 丝路名称: 。(2分) 材料二: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老君岩、清真寺、圣墓、草庵寺等中世纪世界几大宗教寺院,博得“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称。又有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等见证着宋元时期泉州与外国商人友好往来的遗址。 ——节选自《泉州历史》 (2)网上有人认为泉州不能作为“海丝”的起点,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发一个贴子说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证据? 证据: 。 (3)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两条丝绸之路共同的历史作用。 共同作用: (2分)
2015年3月2日英国威廉王子在北京出席了“首届中英文化交流年”的开幕仪式,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英国成为第一个寻求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请你参与探究以下问题。 【崛起的英国】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在英国发生的“和平的变革”是指什么?请用事实说明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曾经的伤痛】 材料二: 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摘自《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 (2)为什么说“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材料一中“和平的变革”与材料二中“贸易战争”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耻辱的洗雪】 材料三: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 (3)从材料二“一纸战败条约”到材料三“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就开展好“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推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你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