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 某单位正在召开总结大会,牛厂长表彰了厂里的科技人员。他说:“A‘我’厂的科技人员研制的新型照明系统,B能节约电费将近65%以上,C这项成果将为我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牛厂长讲完后,大会主持人接着说:“下面欢送领导下台,请受表彰的科技人员上台。”牛厂长听了,很不自在。牛厂长的话里有一个病句,请选出来(填ABC),再改在下面横线上。牛厂长听了会议主持人的话,为什么“很不自在”?如果你是大会主持人,你会怎么说?
(届山东德州中考)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 李传鹏输入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届山东滨州中考)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届内蒙古通辽中考)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共12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①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①聊:姑且(这里指随便) ②贼:毁坏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射者中,弈者胜( ) ②杂然而前陈者( ) ③执而鞭之( ) ④汝既不田(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3)甲文中的太守,乙文中的陶侃,他们都关心民生,甲文体现在 ,乙文体现在 。 (4)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心目中的好官还应该是怎样的?(答出两点即可)
(届辽宁大连中考)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秦王不说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③故不错意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语气 ,而唐雎语气 。
(届辽宁丹东中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① 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 “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縠(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⑵吾谁与归 ⑶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⑷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2)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3)【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