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这种鸟瞟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某双链DNA分子中A占碱基总数的20%,用甲磺酸乙酯(EMS)使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后进行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一代DNA中,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40%,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15% B.25% C.30% D.40%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脊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B.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C.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D.若A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是直接价值、C是间接价值、D是潜在价值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二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