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3)形成该化合物的反应叫做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4)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
近几年,猪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严重威胁着养殖业和人类的健康。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酶和RNA酶等。(3)实验步骤:第一步:把猪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出样品,检测是否有猪流感病毒产生。(4)预测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A、B、C三组都出现猪流感病毒,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威海模拟在试管内合成DNA的实验过程是:先把高能磷酸基团接到4种含14N脱氧核苷酸上,然后加入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最后放入一个带有15N标记的DNA分子,让其复制一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得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C=G。这个事实说明,DNA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的比与标记DNA的比一样,这说明新DNA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分析,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带有15N标记的链约占总量的50%。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制5次后,带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数为____________条。带有14N标记的DNA分子数为____________条。(5)若进行转录,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小香猪“天资聪颖”,略通人性,成为人们的新宠。其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1)若右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至少能产生______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2)两只黑色小香猪交配产下一只白色雄小香猪,则它们再生下一只棕色雌小香猪的概率是_______。(3)有多对黑色杂合的小香猪,要选育出纯合的棕色小香猪,请简要写出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小香猪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方案: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小香猪进行调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A组用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以下各图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1)A图所示过程是一种克隆动物的新技术,新个体丙的性别决定于 亲本。(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 改变成了 。(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3)C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叫 ,小黑麦是 倍体,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1处 。(4)D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 ,原理是 。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5)E图中过程3常用的方法是 ,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过程1代表 ,过程2代表 ,基因重组发生在过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