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翻译下面句子。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你读了本文有什么感受?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
动筒尝于国学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 (2)动筒因问曰(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或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据何文以知之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请从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 ) (2)温故而知新(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4)是知也(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本文中很多话都成了名言警句。如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做成书签,你会选择哪句?请说说你的理由。句子: 理由: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日午③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 ;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选自《春渚纪闻》)【注】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至有一字穷岁月 ( ) ②及见今人所藏遗稿( )③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 ) ④得东坡完生数诗稿(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
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1)疑皆冲口而成(标在动宾之间) (2)渊明为小邑(标在主谓之间)翻译下列句子。(1)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2)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请你根据选文主要内容为其编写一个文言标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出自《后汉书·列女传》)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以污其行乎 (2)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累寸不已 (4)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哪两个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道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