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是北京市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某校35名中学生也参与了投票,投票结束后,记者采访其中一位中学生,这位新选民说:“场面没我想象的那么宏大、热烈,但当我把选票投进去的时候,真的觉得我长大了,第一次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了,同时还有点紧张,怕行使不好这个权利。”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行使好这一权利的认识。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中国的“航天精神”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焦点。材料一: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航天人的严谨让我们感动。材料二:随着“嫦娥工程”的成功,面对科技界有可能出现的盲目升空探测热的状况,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81岁的孙家栋清醒地认为:中国的航天人“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实事是,璐谩驽实实一步一步走。”不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冒进,只会花了学费又没买着经验。材料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双想”几乎是每个航天人发射前都会做的一件事:即回想迂去工作中.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预想真正发射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状况,如何应对。发射不到,双想不止。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的“航天精神”给你怎样的哲学感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越来越多灾后重建重生的故事感染着人们。材料一:刘刚均,在地震酌非常态情况下,无麻醉切断了一条腿,勇敢自救,虽一度沉沦,但最终重新站立,走出一条自主创业、真诚为民服务的道路。材料二:刺绣女钟思琪是生产自救的模范,她抱定“我们要靠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信念,带领同村其他绣女们坚强地站了起来,依靠刺绣这门传统手艺在灾后重建中未显身手,在穿针引线中重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绣出了美好的未来。(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中展现的精神的共同内涵是什么?(2)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培育这种精神?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抗震救灾动员会。万千子弟兵立即奔赴灾区,自愿者从各个方向进入抗震第一线,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共同唱响了一首“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雄伟赞歌。材料二:财政部通知要求,灾区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截至4月20日,中央财政已下拨青海抗震救灾资金5亿人民币,用于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学校复课、损毁实施修复等方面。(1)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财政有哪些作用?(2)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党和政府为什么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抗震救灾动员令?
农民王某,一家五口人,1976年全家收入300元左右,全家住两间土屋,从生产队里分的口粮仅够吃十个月,家中值钱的大件只有一台收音机、一台缝纫机。现在,他家年收入粮食4000公斤,还养了猪、牛、羊等;一个儿子上大学,年收入1.8万元,盖了一座三层小楼,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还安装了电话。(1)王某一家的家庭消费在改革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是什么原因使王某一家的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3)在当前情况下,王某一家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材料一:某国有机械企业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经营者主动寻求由效益好的某汽车制造厂实行兼并,兼并两年后,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倍,实现扭亏为盈。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强强联合”行动,由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仪化公司、南化公司、江苏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联合组建东联石化集团。材料三:通过优化重组,我国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明星公司企业,如海尔、长虹、宝钢等,他们通过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有什么经济意义?(2)结合材料三,说明公司企业应如何搞好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