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晚清《点石斋画报》某文中说:“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中可以看出 ( )
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下列评述与材料中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相一致的是( )
“开新思想之先河,前无古人;创师外夷之长技,后有来者。”此评价适用于( )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据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为御史大夫,谓诸御史曰:‘公等奏事,须报承嘉,不然勿妄也。’……监察肖进忠、徐进曰:‘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设弹中丞大夫,岂得奉咨耶?’承嘉无以对。”这说明( )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