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竹 石 (作者: 郑燮①)(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中处。(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 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借" "和"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屡遭贬谪及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感叹之情。
(2)请对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6)《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其原因是:" ,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