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 ( l )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绘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 )由数据知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其熔点是 ;( 4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_ 分钟,物质在这过程中的特点是 .
请将图所示各仪器的示数填入相应的空格处:
图14
弹簧测力计读数 N 电压表读数 V
(1)小敏做“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中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可忽略),可选用的导体如下表,她选用了导体R1和R2,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压表V1的示数比电压表V2的示数大,又因为通过R1和R2的电流 ,所以导体R1的电阻 导体R2的电阻。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如果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用来做对比实验的导体是: 和 (填对应的导体代号),如果将小敏做上面实验的两个电压表换成一个电流表,再增加一个开关,其它器材不变,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8分)。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m3,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是杠杆在 位置平衡。(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着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