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16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0,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秦晋殽之战》)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蹇叔之子与师(      )       (2)穆公访诸蹇叔(      ) 
(3)秦伯素服郊次(      )       (4)乡师而哭(      )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吾其还也
B.劳师以袭远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C.君见师之出为吾子之将行也
D.余收尔骨焉 复驾言兮焉求

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
举例分析课文《秦晋殽之战》叙写战争的主要特点。(3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