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寒 食 夜韩 偓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①,楼阁朦胧细雨中。 注:①《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趫(qiáo)。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这是一首描绘“寒食春夜图”的七绝。诗歌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又是怎样描绘这一环境的?施补华《岘傭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正是如此。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评价这首诗“照应紧凑,结构严谨”,试作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唐多令邓剡①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鸟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释】①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飞透窗纱”中的“飞透”二字极具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雍陶(805—?)唐代诗人。字国钧,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一年曾多次穿三峡,越秦岭,在江南、塞北许多地方游历过,写过不少纪游诗。后辞官闲居,养疴傲世。不知所终。本诗前两联景物搭配精妙,请简要分析。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乔 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l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绡裳: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写出梅花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菩萨蛮·咏梅[宋]朱淑真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选自《朱淑真集注》)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