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结构a称为________________。(2)当手指无意间碰到针尖时,感受器发生兴奋,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在缩手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___________形式传导的。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表示)。(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_____________的控制。
(12分,每空2分)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种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上,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A.实验步骤:(提示:癌细胞能传代培养,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①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小鼠宫颈癌细胞和肝脏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②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脏细胞核质分离。③ 。④取2只培养瓶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⑤ 。⑥ 。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② 。③ 。
(8分,每空2分)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1)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 。 (2)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 、 原则。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3)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材料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体内一端形成芽孢,另一端形成一种被称为伴孢晶体的蛋白质晶体。菌体破裂后释放出芽孢和伴孢晶体,伴孢晶体本身并无毒性,是毒素的前体。当昆虫吞食伴孢晶体后,在肠道内碱性环境条件和特定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伴孢晶体变成毒素分子,能使小肠上皮细胞萎缩退化,昆虫停食,最后脱水死亡。科学家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这个特性,在实验室大量培养,制成生物农药,洒在农作物上,让害虫吃后中毒死亡。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农作物体内,培育出抗虫品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切断a处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 ,切断b处的酶是 ______。(2)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细菌质粒往往要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表达,最简便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农作物体内后,也能产生伴孢晶体蛋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转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对该地区生态平衡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下图是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 (1)这是_____________细胞。(2)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 ___________ 。抗体的分泌以小泡形式转变说明细胞的各种结构具有 ____________ 。(3)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4)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效应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5)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獚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 B )、褐色(aaB )红色(A 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獚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I2的基因型是 。(2)欲使Ⅲ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 的雄狗杂交。(3)如果Ⅲ2与Ⅲ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4)Ⅲ3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Ⅱ2的线粒体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Ⅲ3生产的? (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5)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6)让(5)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 ①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 ②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 ③如果F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