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易
  • 浏览 70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这个中间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即一种思想文化在保留其基本内涵的同时,往往需要不断创新、改造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材料二 中国文化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是循着一条所谓“以夏变夷”的路线发展下来的,各种异质文化在中国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面前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排拒,从而使儒家文化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唯我独尊的纯粹性。                
——赵林《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
请回答:
(1)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的基本内涵各是什么?
(2)“儒家文化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唯我独尊的纯粹性”其实是其经过不断的创新才做到的,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中国从秦汉以来儒家文化的主要创新历程。
(3)近代西方也出现了通过创新、改造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思想文化,请举两例加以说明,并分析它们出现创新的根本原因。
(4)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5)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一文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为什么这样评论?
(6)根据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