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2N=20),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右图为F1代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即与上述两对基因有关的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B.该细胞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正常情况下,2号染色体上有r基因 D.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系突变而来。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一具有两种突变型的雌果蝇杂交,则后代中可以出现的性状是 A.红眼雄蝇 B.白眼雌蝇 C.刚毛雌蝇 D.截毛雄蝇
从下列某种哺乳动物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肯定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是:
已知小麦种子的颜色有七种,种子颜色的遗传受到三对基因的控制,此三对基因的影响力均相等且具有累加作用,基因型aabbcc颜色纯白,基因型AABBCC颜色深红,设定纯白色为第一级,深红色为第七级。若亲代为AABBCCÍaabbcc,则F2中出现第三级的机率为( )
图示某家庭遗传系谱,已知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患乙病不患甲病的男性婚配后,所生男孩正常的概率是( )
已知小麦高秆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其中矮秆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矮秆植株占总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