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物种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________分裂____期,其母细胞原有_____条染色体,分裂后子细胞是_______细胞.(2)乙图表示________分裂____期,其母细胞原有_____条染色体,分裂后子细胞是_______细胞.(3)丙图表示________分裂____期,其母细胞原有_____ 对同源染色体,分裂后子细胞有_______条染色体。
高浓度的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害。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1)请为实验拟一个题目: 。(2)实验材料:大豆、系列浓度的氯化铅溶液、培养皿、吸水纸、蒸馏水(3)实验步骤:① 将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随机分为6组,并编号。② 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400、800、1600ppm的氯化铅溶液浸泡种子③ 待种子吸水膨胀后,移至铺有吸水纸的湿润培养皿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④ 定期观察、记录、统计。请指出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 。(4)实验结果与结论: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培养液中铅离子浓度的增高,萌发率、主根长及侧根数 。这说明 。(5)在大豆培养中,受铅危害的植株,根变短变粗,主根顶端圆钝、膨大或畸形,这是由于铅影响根尖细胞的 。另外,由于 作用,土壤的铅污染也会影响人类的健康。(6)从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是 的结果。(7)研究表明,睾丸内分泌机能受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控,铅进入动物体内,可使性激素含量下降,并通过 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相应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某养鸡专业户的鸡场中出现患禽流感的鸡,该鸡场主十分惶恐,自己服用了青霉素。在此期间,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没有出现其他症状。(1)若该男子2天内体温维持在38℃,则说明该男子在这2天中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是 。(2)该男子认为青霉素能抑制禽流感病毒增殖,你认为对吗?并说明理由。 。(3)该男子感染禽流感病毒全愈后,他将来还可能再次患禽流感,原因是:①禽流感病毒方面的原因是 。②该男子免疫力方面的原因是 。(4)禽流感病毒入侵后,被激活的树突状细胞(G细胞)开始向淋巴器官移动,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①图中B、E的名称分别是 、 。②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 (填图中字母),与E细胞相比,B细胞具有更加丰富的 (细胞器)。③G细胞的数量若 (“增加”或“减少”),会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若 (“增加”或“减少”)能起到抗癌的作用。
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l)。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 (2n=8)中,点状染色体 (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常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分析回答:(1)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 。若要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则需测定 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2)果蝇单体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其核中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 对同源染色体。(3)在DNA分子复制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_ 。(4)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l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可推断显性性状是 。
非单体的纯合正常肢雌雄果蝇互交,后代产生了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欲利用其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实验步骤如下:①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与该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子代果蝇 ,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子代果蝇 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1)图1中具有叶绿体的是_______________细胞。(2)图1中保卫细胞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较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气孔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X代表O2,在l 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__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若X代表CO2,其它条件不变,请在上述坐标图中添加叶片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作答。(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实验(或课题)的名称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5)为避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国家建立了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