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看下表,在横线处填写简明的语句(不要使用具体数字),注意上下文的连贯。
诗歌选集名 |
结集年代 |
收诗 总数 |
李白诗入选 |
杜甫诗入选 |
||
数量 |
比例 (%) |
数量 |
比例 (%) |
|||
《国秀集》 |
唐天宝三年(744年) |
220 |
0 |
0 |
0 |
0 |
《河岳英灵集》 |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 |
229 |
13 |
5.7 |
0 |
0 |
《箧中集》 |
唐乾元三年(760年) |
24 |
0 |
0 |
0 |
0 |
《中兴间气集》 |
唐大历十四年(779年) |
134 |
0 |
0 |
0 |
0 |
《御览诗》 |
唐元和元年~十二年 (806~817年)间 |
286 |
0 |
0 |
0 |
0 |
《极玄集》 |
唐文宗时(827~840年) |
96 |
0 |
0 |
0 |
0 |
《又玄集》 |
唐光化三年(900年) |
297 |
4 |
1.3 |
7 |
2.4 |
《唐诗别裁集》 |
清朝,1763年重订 |
1928 |
140 |
7.3 |
205 |
10.6 |
《唐诗三百首》 |
清朝,1763年编成 |
317 |
26 |
8.2 |
33 |
10.4 |
一般地说,从典型诗选可以看出诗人的名望地位及其变迁。在如今看来仅算二三流甚至不被提及的唐代诗人,在当时选本中却有大量作品入选;而像李白(701~762年)、杜甫(712~770年)这样被后人公认为天才的一流诗人,①_______________。到了明朝,李杜正式有了“诗仙”“诗圣”的名号;在清代编的唐诗选中,李杜②_______________——这表明他们的际遇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李杜的遭际可以给那些在文学之路上孜孜追求而遭受冷遇的才子们带来希望或安慰:③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