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易
  • 浏览 158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今日当大地忽通,万国竞长之时……各国治法、文学、技艺、制造、财富、武备之盛,迥非匈奴、突厥愚犷之风。……皇上与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矣。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骨髓。……狂中国之体制,而不能保中国之民,与稍变其制,而能保其民,孰为轻重?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1月)
材料二: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体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906年12月)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对西方社会的认识。材料一中的“稍变其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在这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不同主张?简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因素。
(2)简要评述材料三中陈独秀的观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演变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今日当大地忽通,万国竞长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