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 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1)材料一中韩非子认为“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与此相比,材料三对“法”的看法又有何不同?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耶林格《罗马法精神》(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并简要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材料三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梁启超强调应把立法权“操于众人”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1:1。——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4)根据材料四,说明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材料反映的情况,概括说明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1)比较上面两幅示意图,指出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国内外贸易路线图的主要区别。(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派,其中主要包括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马克思主义者和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把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以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80年为近代,以“五四”运动开始以后的历史为现代,……这是最近十年来的事,也是学习苏联科学地区分近代和现代历史的结果。如果说以社会的质变作为近代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是正确的话,那么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就不应是“五四”运动,而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年限问题》(1959年11月)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学派”将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可以使用哪些证据?(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年限问题,材料二提出哪几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同样重要的是,一个自由国家的思想传统应当促使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恪守宪法,以免在行使权限时侵犯其他部门。否则,会导致某一部门大权独揽。这样,不管政府的形式如何,都会形成真正的独裁……——乔治·华盛顿“告别演说”材料三:1945年7月,黄炎培在延安谈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对此,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全体人民”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的局限性。(2)为避免“形成真正的独裁”,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造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3)从政治角度阐述“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