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3月“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一幅《富春山居图》的古画,这幅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深深牵动了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思绪。,一幅传世古画引起海峡两岸民众对5000年中华文化的共鸣。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一幅画为什么会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发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1)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
(1)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与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人们每天出行要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红绿灯是交通指示灯,也是交通文明的"照明灯",从道德与法的角度,谈谈如何点亮交通文明的"照明灯"。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材料一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信”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自古以来,都是崇尚“一言九鼎”、“言必信,信必果”。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是人生的命脉,是现代契约经济的核心本质。材料二 当前,人们对提高社会诚信的期待越来越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以高考为例,从2004年开始,考生在考试前都要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道理,说明诚信的价值观念为什么能被社会所推崇?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