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王安石在经济、军事、科举制度等方面推行新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王安石说:“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究固宜少”。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了保甲法主要是
A.抵御辽.夏的进攻 |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
C.减少政府开支 |
D.巩固自己的权势 |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土的旧制,改考经义策论,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解决财政问题 |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
C.否定了科举制度 |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
“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这段话反映出
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
C.官吏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
D.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