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面图画,回答问题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材料二: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的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的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的地区,直到太平洋沿岸……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1890年降为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正是在西进运动地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一路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回答:(1)从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美国西进运动的哪些主要论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
受工业文明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二 读图1、图2、图3,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图片一:《恭祝中华民国万岁》 图片二 《共和》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请回答:(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9年11月3日,达尔文的科学名著《物种起源》出版了。这一天,伦敦街头的几家书店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许多前来购买这本刚出版的新书的读者。初版的1250册新书,当天就被争购一空。这本观点新奇、内容独特的著作一出版,立即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有些人兴高采烈,拍手称赞;有些人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更多的人则把它当成奇闻传说,到处宣扬。材料二 1860年6月30日,关于进化论大论战的第一个回合,在牛津大学面对面地展开了。以赫胥黎、胡克等达尔文学说的坚决支持者为一方,以大主教威尔伯福士率领的一批教会人士和保守学者为另一方……面对威尔伯福士之流的恶毒攻击和挑衅责难,赫胥黎说道:“我要重复地断言,一个人有人猿为他的祖先,这并不是可羞耻的事。可羞耻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惯于信口雌黄,并且不满足于他自己活动范围里的那些令人怀疑的成就,还要粗暴地干涉他根本不理解的科学问题。所以他只能避开辩论的焦点,用花言巧语和诡辩的辞令来转移听众的注意力,企图煽动一部分人的宗教偏见来压制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羞耻啊!”材料三 在美国,1981年阿肯色州通过一个法案,“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的时间教神创造论”。1982年美国自由公民联盟控告阿肯色州政府违宪,闹到最后,1987年7月,美国高等法院7︰2票反对教神创造论。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所处的时代为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作了哪些准备?简要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要引起“一场科学领域的思想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3)科学与宗教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产生这种分歧的根源是什么?(4)综合材料一、二、三,你能得出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