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生物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256

已知二倍体水稻的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1)现有多株感病无芒的水稻植株,对其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结果后代出现少量抗病无芒的个体。由此可推测,抗病个体的出现是发生了              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导感病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                       
(2)在适宜时期,取上述诱变所得的杂合抗病无芒(Aabb)个体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若这些植株均自交,同一植株的所有子代的性状表现       (一致/不一致),所有植株的所有子代的性状在子代群体中表现    (一致/不一致)。
(3)在培养过程中,除得到单倍体植株外,还可得到一部分由花药壁细胞(体细胞)直接发育成的植株,这些花药壁植株表现为       (可育/不育),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现有甲、乙两棵抗病无芒的植株,甲植株由花药壁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乙植株为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得植株。为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品种,应选上述植株中的       植株进行育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二倍体水稻的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有芒(B)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