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我国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加主动地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既保增长,又防止经济过热。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说明当前我国为什么仍要继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60分)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 、 、 等省区。(2) 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可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通过资料分析,简述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3)简要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三:“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或奴役;一切形式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买卖,均应予以禁止。”——《世界人权宣言》材料四: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北方的工商业日益发达起来以后,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坚持奴隶制的南部就越来越成了发展的障碍,不能任其长期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于十八九世纪之交,欧美自由主义思潮汹涌,“人人生而平等”的口号日益深入人心,奴隶制在绝大多数地区都已废除,只有在美国南部反而恶性膨胀,与世界大潮相悖。因此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废奴运动在美国北方兴起,势不可挡。——《美因历史十五讲》材料五:中国西藏农奴制的终结,起于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被平息后,从6月起中国中央政府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家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美系,对极少数参与叛乱的贵族、僧侣和农奴主的财产全部予以没收,对未参加叛乱的总数占98%的农奴主、贵族、僧侣,在保证他们生活水平不比改革前下降的前提下,赎买其多余的土地等生产资料,连同没收的财产全部分给昔日的农奴。存在了数百年的西藏封建农奴制被废除了,西藏杜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废除与欧美“废奴”纵横谈》(4)分析指出材料三反映的主要观点。(5)结合材料四,分析十九世纪美国废奴运动兴起的原因?(4分)请举出同时期其他国家地区废除农奴制的事件。(2分)(6)依据材料五,指出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使西藏人民获得了哪些基本的人权?(4分)并概括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改革对西藏发展的历史意义。(4分)材料六 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重建家园,是一项极其艰难繁巨的任务。“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被誉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赈灾试验。2009年9月12日,广东惠州对口援建汶川县三江乡的46个工程项目全部竣工。三江成为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第一个恢复重建项目整体竣工的乡镇。三江的重建,严格统筹于“恢复提升‘水乡藏寨’特色”、“发展旅游为主,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为辅”的规划之下,在倾力打造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悉心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质,为未来持续发展存续了最宝贵的资源。(7)根据材料六,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三江奇迹”的合理性。材料七 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迅速平息了事态。目前,新疆社会大局总体趋于稳定。(8)根据材料七,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采取措施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申博会主任吴仪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上就中国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进行陈述时曾说:我们十几亿同胞,正翘首等待着各位的选择。他们对世博会的热情和渴望,可能远远超出您的想象。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中国,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向中国,因为中国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国的朋友,因为中国人民热情纯朴、友善好客。如果您选择了中国,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民将会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向世界证明,您的选择睿智而有远见。中国绝不会让您失望!上海将给您一个惊喜。上述材料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是由什么决定的?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建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基础。一是,山水相连,相互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二是,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三是,对经济发展有稳定和增长的共同愿望。四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发展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友好关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东盟属于哪类国际组织?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是如何处理与国际组织关系的?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材料一 骑自行车出行绿色环保,但近年来广州市区的干道上,很难找到一条自行车道,自行车停放点也是越来越少;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拜客”是英语单词“bike”(自行车)的音译词。“拜客·广州”是一群为改善广州自行车出行环境“鼓与呼”的志愿者的集体称谓。 2010年1月12日,“拜客·广州”给市长送了一辆自行车。政府很重视这次会面,“拜客”们提出“设置私车保管站、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统一规划自行车道”等建议时,张市长在一旁连声叫好,还向“拜客”们介绍了广州在绿色出行方面所做的工作和规划,并把他们的建议转给相关部门落实。(1)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看,“拜客”们的“鼓与呼” 对我们中学生有哪些启示?(2)请应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如何看待“拜客”们的行为?材料二 笼子空着时,只要是鸟,都往笼子里装。但如果笼子里的鸟,吃的多(成本高),产蛋少(利润低),飞不远(后劲不足,潜力小),那么腾出空间培育“吃的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就自然成了当务之急。在2010年福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认为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应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全省发展低碳经济中走在前头。农工党福州市委建议“腾笼换鸟”,调整福州市产业方向,将市内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业迁出,在中心城区发展高新科技项目和都市型企业。(3)“腾笼换鸟”策略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中的那些哲理?(4)福州经济发展“腾笼换鸟”策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如何?
材料一 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七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 有90%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13分)材料二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 ,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