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一直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古村较完整地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古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谢氏大宗祠。建于南宋初年,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二进檩条之间用卷草花纹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连结,首进屋脊陶塑和二、三进屋脊灰塑及封檐板木板木雕工艺精美。采用歇山屋顶,为东莞地区祠堂少见。
【材料二】百岁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当时南社村的谢彦眷夫妻都同时超过一百岁,东莞县令李文奎上报朝廷,朝廷准予建祠,公祠命名为“百岁坊”,所以百岁坊的正面是像牌坊一样的建筑。
“坊”作为古代一种由政府划分的一个特定区域,在唐朝时已经非常盛行。
【材料三】资政第。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武进士、官礼部主事谢元俊书院,青砖麻石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走廊从天井中间通过,木雕工艺精湛,木雕上的动物栩栩如生,是难得的艺术品,门窗装饰具有西洋风格。
【材料四】典型民居。南社民居大都为三间两廊布局,以光绪六年(1880)武进士谢汝槿家宅为典型代表。建筑为三间两进院落布局,与祠堂相比,显得朴素实用,但仍有灰塑、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装饰。
(1)材料一中“大宗祠”的建立受中国古代何种政治制度的影响?
(2)材料二中,唐代“坊”的功能是什么?在宋代“坊”又有什么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四,概述明清时期东莞民居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