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②。”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加斧钅质 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钅质 ,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钅 质 ,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注]①诚:同“成” ②桡:弱 ③政廷:执法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养:供养之地 |
B.遁者无罪无罪:不加惩处 |
C.乃为之桐棺三寸桐棺:朴素的棺木 |
D.阿有罪,废国法,不可。阿:私,偏袒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令弟子趣驾,辞而行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B.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不复于王而遁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D.石渚之为人臣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描述文中有关人物“动必缘义,行必诚义”的一组是
①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 ②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
③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 ④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
⑤正法枉必死。 ⑥不去斧钅质,殁头于王廷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必缘义”与“行必诚义”互文,意思是:“举动一定要依据道义,实行道义。” |
B.子囊认为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赐他一具桐木棺材并“加斧钅质 其上”。 |
C.文中认为,在荆国历史上,子囊是不可多得的人杰,其节操不只单单激勉一代人臣。 |
D.上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彰显儒家所谓的“廉耻”、“仁爱”与“忠孝”。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
② 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