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11~13题。送 魏 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从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请简要分析该诗第一、二句是如何抒情的。答: 结合本诗的后两句,请你简要分析“忆”字在本诗中的妙用。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两道题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毛滂)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注:毛滂毛滂(生卒年不详),字泽民,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哲宗元祐间为杭州法曹,元符二年任武康知县。政和中,守嘉禾。词文均知名于世。有《东堂集》。}(1)“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分别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露”和张泌《思越人词》中“黛眉愁聚春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古代诗歌阅读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戏答元珍》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题中的“戏”有什么用意?分别简析颔联中的“残雪”与“抽芽”两词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②飐 (Zhăn):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首联和尾联分析。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二者写景角度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各题。南柯子忆旧 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