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戏答元珍》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题中的“戏”有什么用意?分别简析颔联中的“残雪”与“抽芽”两词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答: 。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侧面描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闺思 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注:“渔阳”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苏 幕 遮 (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①,追②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①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消魂。 ②追:追随,引申为“萦绕”。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其中着一“寒”字,突出了 ;“ ”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汇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词内容上的作用是 。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