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这反映出 ( )
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论,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 )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
为完成以下“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
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在士大夫阶层中渐次流传开来。有人说:“彼之火炮,始自明初,夹板舟,亦郑和所图而予之者。即其算学所称东来之借根法,亦得诸中国。”对“西学中源”说正确的评价是( ) ①反映了晚清人士的民族文化自大心态 ②为反对学习西方事物提供了依据 ③为学习西方的先进事物提供了依据 ④“西学中源”反映了文化的冲突和交融